我们今天的中国人,大多只有一个名字。但在过去,人们的名字远没有这么简单。在通常情况下,除了名字和姓氏以外,还有字、号等。其中“字”是古人长大后起的,与“名”相连而通称名字。我们今天常说某某人叫什么名字,按古人的标准看就包括“姓”、“名’,、“字’,三个部分,三者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,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。
1 .古人的名谈到古人的“名”,总是与“字”联系在一起。关于名和字及其作用,清朝人王应奎曾有过一个概括,说“古者名以正体,字以表德”。意思是说,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,字则是表示个人品德或追求的,二者性质不同。不仅如此,古人“名”和“字”的用途也不大一样。其中“名”一般是阶段性的称呼,小时候称小名,大了叫大名。等有了“字,, , “名”就应该避讳,相称时也只能称“字”而不称“名”。此外,在古人的“名”中,还有一类是小名。所谓小名,顾名思义,是人在少儿时所用的名字,又称乳名、奶名、幼名或小字。我国起小名的习惯起源很早。在上古时期,人们都是在出生后不久起名,其目的只求能与别人区分开来,而不大讲究名字是否典雅。如周公之子名禽,孔子之子名鲤,春秋时魏公子名蛆虱,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,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,古人起小名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。由于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内部使用,所以,不仅古人不重视,而且现代人也仍然很随意。如“小毛”、“小狗”、“小花”、“小因”等一些似乎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名字,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。事实上,在起正式名字前起个小名,古今都有这一习惯。在古代,上至帝王将相,下至黎民百姓,人人都有小名。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,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,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煮小名拂狸伐,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,宋孝宗赵慎小名小羊,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,上述这些无不都是称孤道寡的帝王。
至于一些达官贵人、圣贤名流,也都有小名。如大思想家孔子小名丘,书法家王献之小名官奴,文学家陶渊明小名溪狗,诗人谢灵运小名客儿,宰相王安石小名罐郎。不仅男性如此,女性也不例外。汉武帝皇后小名阿娇,唐寿昌公主小名虫娘,明代女画家马月娇小名元儿,她们的小名同样很随意。至于那些生活时代离我们不远的人,起小名的情况更加普遍。其中如蔡元培小名阿培,阎锡山小名万喜子,小名大莺,小名真讶子,夏丐尊小名钊,小名文豹,等等,都是典型事例。尤其是,在自己所写的 《 少年时代 》 一书中还说过小名的来源,说:“我母亲说我受胎的时候,梦见一个小豹子突然咬着她左手的虎口,便一觉醒了。所以,我的乳名叫文豹。”这种因为做梦而起的小名,无疑是小名来源的一个生动事例。尽管小名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不及正式的名和字,但由于从古至今人人都有,因此,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起名现象。特别是在隋唐以来,随着人们对文化越来越重视,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小名的人,并相继有一批研究小名的著作问世。如在唐代,陆龟蒙就曾把秦汉至隋唐800 年间的小名收集在一起,编成 《 小名录 》3 卷。宋代,陈思在此基础上编成 《 小字录 》 。明代,沈弘正又为 《 小字录 》 作 《 补录 》1 卷。此外,宋代人张邦几专门研究男仆女脾的小名,编写了 《 侍儿小名录拾遗 》 一书。此后,不少人又步他的后尘,研究男仆女脾的小名,或对他的书进行增补,其中已知的就有宋朝王锉的 《 补侍儿小名录 》 、温豫的 《 续补侍儿小名录 》 、清朝李调元的 《 乐府侍儿小名 》 等。
2 .古人的字古时候,“名”与“字”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,尽管用途不尽相同,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。古人大多因名起字,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。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,在这一名字中,“飞”是名,“翼德”则是对“飞”的解释,因为“飞”就是“翼之德”(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)。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,字乐天,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,即“居易”是因,“乐天”是果,只有居处安宁,才能知命而乐天。古人的名多种多样,字也有不同用途。起初,人们起字非常简单,往往只起一字,与“子”、“伯”、“仲”、“甫”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。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,冉耕字伯牛,冉雍字仲弓,这些名字中的“渊”、“牛”、“弓”就是他们的字。当然,有些人起字时干脆只用一字,不加别的字辞,如陈胜字涉,项羽字籍即是。东汉以后,人名起字才越来越讲究,情况也越来越复杂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,往往把起字看得很重要。有些人在起字时注重效法古人,起字“士则’,、“思贤,' . “师亮”等;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,起字“温雯”(长寿不夭)、“永全”等。这些都含有深刻的意义。
3 .古人的号古人除有名、字外,又多起号以代替名字。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,又称别号。早在周朝时,人们就已经开始起号。对此, 《 周礼 》 解释说,号是“尊其名更为美称焉’,。意思是说,号是人在名、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。特别是在早期,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。如老子别号广成子,范蠢别号鹅夷子皮,等等,都是如此。不过,就一般情况看,先秦时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。秦汉魏晋南北朝时,起号的人仍不很多,见于记载的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、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。但是,到了隋唐时期,伴随着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,在名、字之外另起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。如李白号青莲居士,杜甫号少陵野老,白居易号香山居士,等等,都是这种情况。到了宋代,起号之风又有进一步发展。人们熟知的 《 水浒传 》108 将个个都有号,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。明清人更把起号视为一种时髦,上至皇帝,下至一般黎民百姓,几乎人人有号。甚至如清朝人凌杨藻在 《 蠢勺编 》 一书中记载,明朝“阎市村垄,鬼人琐夫,不识丁者莫不有号,兼之庸鄙狂怪,松兰泉石,一坐百犯;又兄‘山’弟则必‘水’,伯‘松,则仲必‘竹’,不尤大可笑也哉。近闻妇人亦有之,向见人称‘冰壶老拙’,乃蛰娠也”。该书还记载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例子,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盗窃案时,洁问犯人为什么故意狡辩,犯人回答是“守愚不敢”,县官不解其意,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号。像这样落草为寇的盗贼都有号,当时起号之多之滥可想而知了。在古人起号时,用字与起名、字不同,大多不受字数限制。从已知的历代别号看,有2 字号,也有3 字、4 字号,甚至还有10 多字、20 多字的号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号就有12 字,即“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”。当时还有一个叫释成果的和尚,号用字竟达28 个之多,即“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晌不醒乡侯”。
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 个字,真可谓一大奇观。因为古人起号有较大的随意性,并且不必加以避讳,因此,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明清时期文人起号之风的盛行。当时的大多数人都起号,有些人的号还不止一个。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,别号清湘道人、苦瓜和尚、大涤子、瞎尊者,达4 个之多。至于前述清代画家郑板桥,本名燮,字克柔,板桥本来就是他的号。他此外还自称郑大、郑大郎、板桥居士、板桥道人、板桥老人,这些自称也大多具有号的性质。另外,如果我们对古人的号进行深人研究,还可以发现其性质相当复杂,不仅有仁述这些性质的号,不同身份、不同行业的人也有专门的号。如历代皇帝都有庙号、溢号,和尚都有法号,道士有道号,演艺界有艺名,文化界有笔名,这些也有号的性质。其中艺名起源很早,是演艺界的人由于某种原因而起的专门名字,用来表达自己的意向、专长、师承或纪念某件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事情。早在汉代时,有一位姓赵的女子擅长舞蹈,身轻如燕,人送艺名“赵飞燕”。
由于她这一艺名影响很大,以至她的真名反而无人知晓了。又如在五代十国时,后唐庄宗李存励不仅喜欢演戏,还为自己起了个“李天下”的艺名。据说有次他与一位艺名叫镜新磨的人同台演出,在戏台上也忘不了自呼两声“李天下”的艺名。另据顾炎武 《 日知录 》 记载,古代有“黄蟠绰”、“云朝霞”、“镜新磨”、“罗衣轻”等人,也都是以艺名传世的。最为大家熟知的小说 《 红楼梦 》 中,贾宝玉贴身丫环袭人的丈夫蒋玉菌原是唱戏出身,艺名是“琪官’,。另外,该书还有几位唱戏的女孩子,名字分别是龄官、文官、宝官、玉官、芳官、蕊官、藕官、葵官、艾官、茄官、药官,其实,这些也都不是她们的原名,而是艺名。至于艺名的来源,有些是自己起的,有些是请人起的,有些是因师承排行而来的,有些则是观众送的,情况不一。
清末一位知县叫德克金,平时不拘形迹,被一位姓汪的人讥笑,说他不是做官的料,只配演戏。后来他果然丢了官,改行学戏。为了不忘当年姓汪的人的讥笑,激励自己,他便起了个“汪笑侬”的艺名,并用这一艺名编戏演戏,终于自成一派,誉满上海一带。另外,在当代舞台上,山西梆子演员祁彩芬艺名“水上飘”,山东五音戏演员邓洪山艺名“鲜樱桃’, ,广东粤剧演员邝健廉艺名“红线女”,湖北汉剧演员陈伯华艺名“小牡丹花”,河南越剧演员申风梅艺名“活诸葛”,豫剧演员马金凤艺名“洛阳牡丹”,北京京剧演员叶盛兰艺名“活周瑜’, ,陕西秦腔演员王秉中艺名“活赵云’, , 等等,这些艺名都是观众送的。当然,现在的电影、电视、音乐、绘画、书法等艺术界也有人使用艺名,如书画家李英艺名“李苦禅”,话剧演员杨淑贞艺名“杨枝露”,相声演员常宝塑艺名“小蘑菇’, ,杂技演员赵凤歧艺名“麻子红”,电影演员杨檬艺名“夏梦’, ,电视节目主持人黄益腾艺名“阿原”。
不过,这些艺名已经具有笔名或化名的性质,是要另当别论的。其实,笔名也是一种号,多指作家、著作家等文化人在发表作品时不愿使用本名而另外所起的名字,又称著作名或假名。笔名的来源一般认为兴起于明清时期,是话本小说流行以后才出现的一种起名现象。当时作者所写的东西多属乡里民间流传的故事、村言,被一般文人士大夫认为登不得大雅之堂,为了避嫌,便起一个新名字来发表自己的作品。此后,由于这种起名形式的确有较大的实用性,便广为文化人所采用。其中,早期以笔名刊署于著作之上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是 《 金瓶梅 》 的作者。由于他在书上署名“兰陵笑笑生”,至今我们还不知他的真实姓名。相传他的父亲被当地的一位恶霸所杀,他有意报仇,但多次都未得手。后来他得知这个恶霸喜欢读书,在读书时又习惯用食指蘸取唾液翻动书页,便写了 《 金瓶梅 》 一书,并在书页上涂上剧毒,想法让人送给恶霸。恶霸一见果然爱不释手,最后终于中毒身亡。这则故事虽然有些离奇,但也可知作者没有在书上署自己的真实姓名,的确有他的苦衷。到了近现代,由于出版业兴起,特别是在“五四’,运动以后提倡“一人一名”,立表字、起别号的传统习惯被禁止,文人起笔名之风也异军突起。
其中如用过30 多个笔名,茅盾起过90 多个笔名,鲁迅的笔名更达140 多个。由于笔名常见于报刊书籍之上,人们经常接触的是书报而不是作者本人,因此就使作者的笔名产生广泛影响,不少人真正的名字反而鲜为人知。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,如提起巴金、茅盾、曹禺、鲁迅、老舍、、冰心等名字几乎无人不知,但要提起李尧堂、沈德鸿、万家宝、周树人、舒庆春、郭开贞、谢婉莹等名字,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。其实,后面这些名字正是前面那些人的原名,他们都是以笔名闻名于世的。在古人的号中,还有一种特殊的号,即浑号。浑号又称浑名、绰号、混名、花名、野名、外号、徽号、雅号,一般是由别人根据当事人的外貌、性格、特长、嗜好、生理特征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起的,大多带有戏谑、幽默、讽刺等色彩。如我国夏朝最后一位国王夏禁因为力大无穷,能移动牺牛(作祭品用的牲畜),因此被人送浑号“移大牺”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时,有一批出色的农民英雄与队友们亲密无间,彼此都以浑号相称。
其中说话声音大的被称为雷公,走路轻捷的被称为飞燕,眼睛大的被称为大目,爱骑白马的人被称为白骑,满脸胡须的人被称为氏根。由于他们的浑号影响很大,以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。在以后的发展中,由于浑号越来越多,还有人根据其性质和所指的对象不同而分为20 大类,即状貌、德性、威望、声价、运命、财产、业务、技能、学识、艺术、武勇、行为、举止、臭味、谈吐、著作、服御、身份、嗜癖、谐嘘。其中的一些浑号是一个群体的标志,如西汉末年的农民军因把眉毛染红而被称为“赤眉军’, ,明清时人侵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因红头发而被称为“红毛番,' ;有些浑号指某一行业,如把士兵称为“丘八”(兵字上下分开),把茶楼伙计称为茶博士,把替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人称为媒婆、红娘;有些浑号指某些人的行为或性格,如称圆滑的人是琉璃球,称懒惰或蛮横的人为“三不管”(懒惰的人,衣、食、住不管;蛮横的人,天、地、人不管),等等,都很典型。另外在 《 三国演义 》 中,诸葛亮因早年隐居不仕而被称为“卧龙先生’, ,刘备也因为两只耳朵出奇得大而被曹操称为‘。大耳儿”。又如 《 水浒传 》 中,蒋忠因身高力大而被起浑号为“蒋门神’, ,鲁智深因出家后不戒烟酒而被称为“花和尚”,时迁的偷窃技术高超而称“鼓上蚤”,孙二娘因蛮悍凶狠而称“母夜叉”。水浒寨上108 员大将,以及与水浒英雄有关的各种人物,几乎个个都有浑号。即使现在,我们身边也常可以听到有人被叫浑号现象,如“大个子”、“四眼”、“麻婆”(麻脸女士)、“柴油桶”(矮胖的姑娘)等,可见起浑号的风气是多么持久。总之,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在人复杂,他们有姓名又有字、号。这种姓、名、字、号的并存,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,也为我国的起名文化增添了许多厚重的内容。